致敬老兵丨顾品尚:我永远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

8月28日,在赤壁街道一字门社区的一座小院落,笔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顾品尚,88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

荣誉证、退休证……随着顾老缓缓拉开抽屉,这些荣誉瞬时勾起了他对那场战争的回忆。

“没有国,哪有家,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我想着再不报名参军我就没有机会报效国家了。”回忆起往事,顾老打开了话匣。

1935年3月,顾品尚出生于黄梅县的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便跟随父母务农,是个地道的“放牛娃”。1952年10月,“参军光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兵消息在村里传开,县人武部到村里宣传征兵。当时,年仅17岁的顾品尚满腔热血,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

顾品尚被分配到志愿军46师137团汽车连,并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后勤工作主要是供应部队药物、被服、枪械等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还要克服气候寒冷、道路不平、敌机轰炸等困难。”说起战争,顾品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朝鲜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对每一个战士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漫山遍野都是雪,一走脚就冻得没知觉了,就连睡觉都在雪地里。那时候美军拥有制空权,有飞机支援,时常来轰炸,为了不被发现只有靠夜晚行军。”顾品尚回忆道。

“我们打仗时,敌人有飞机、有大炮,我们只有步枪;白天侦察机一直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我们不敢动;到了晚上飞机看不见我们,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大规模进攻,歼灭了很多敌人。”顾品尚说。

作为一名后勤兵,顾品尚鲜有机会与敌人正面厮杀,但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为了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运输保障线,美军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桥梁、道路,因此后勤兵的任务也十分危险,随时都有被飞机轰炸的可能。“我永远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顾老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带着“抗美援朝纪念章”等参战荣誉,1958年11月,顾品尚光荣复员,回到家乡后的他被安置到黄冈地区食品公司工,1995年8月退休。从工作到离休在家,他从没给党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也时刻都告诫子女,凭自己能力生活,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祖国没有忘记抗美援朝老兵。2021年,相关部门发放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等纪念奖章,让老人开心不已。如今,在儿女的照料下,顾老身体健康,生活惬意。

一朝为战士,一世铸军魂。在老人家中,看到了他年轻时身穿军装的照片,昔日刚毅少年,朝气蓬勃;如今,虽已88岁高龄,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感丝毫未减,谈及过往,眼神中仍闪烁着年少时的出赤诚。“希望年轻一代时刻牢记,要爱祖国,爱人民,好好为建设国家努力学习、奋斗!”

日子虽然平凡且安宁,但从军期间锤炼出坚毅、担当、耿直的品格,一直烙在顾品尚的一言一行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