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打造人才“蓄水池” 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我们结合王岭村气候条件,提出设置‘小西瓜—苋菜—网纹甜瓜’三茬复种模式,通过试验示范配套高效种植技术,有效实现了高产、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6月19日,在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王岭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树勇博士在种植基地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黄州区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难题,深入开展科技帮扶,推动人才、科技、政策下乡,强化政策、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积极响应《黄冈市人才下乡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号召,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一线服务,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人才引擎”。

招才引智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黄州区以推动各类人才下乡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高端人才入乡、在外人才返乡、专业人才下乡、本土人才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黄州区围绕“三城”建设目标任务,结合省、市关于推进强县工程有关要求和《黄冈市人才下乡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 )》文件精神,迅速拟定了《黄州区人才下乡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近三年来,全区返乡创业就业人才1181人,当前,黄州区选派科技特派员41人次,解决具体问题136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24项,服务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24家,主办或参与惠农下乡行活动3场,组织开展技术培训450人次,培养帮带本土人才15人。

了解需求,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保障

“吸引回来一名人才,就能发展一个产业、建好一个村、带富一批人。”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钱程锦说。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而吸引各类乡贤人才返乡创业,更是关键。近年来,黄州区注重打好乡情牌,充分发挥乡贤的桥梁、智库和榜样作用。同时,深入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开展调研,关心了解各类基层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广泛调研在人才下乡领域主要做法成效、经验启示,以及面临的困难和诉求。

围绕破解人才下乡难题,区委人才办将省市区有关人才下乡政策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形成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十大类综合政策汇编,有力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

搭台服务 为人才筑梦乡村夯实平台

黄州区将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平台建设,支持入园企业、科研院所等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奖补等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加强人才驿站、科创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

6月8日,区委人才办、区农业农村局现场参观了李博士的试验农田,了解其在果蔬培育和农技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相关负责人现场耐心为李博士答疑解惑,宣传各项人才优惠政策,让其对各项人才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了解到李博士想参加6月10日—11日黄州区“粽情端午”特色商品展销活动,但是报不上名的情况,区委人才办通过多次协调,为李博士指导的两家农技公司争取到摊位,开拓农产品上行渠道,真正做到服务人才“问候、问情、问需、问策”。

黄州区打造以“主动联系、靠前服务、精准对接、方便快捷”为标志的人才服务体系,与各地各部门打好组合拳,以人才高地填补农村发展洼地,让每一名人才都能在乡村发展中找到定位、发挥作用,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乡村振兴的底色亮起来。

来源:湖北日报  |  通讯员:李晓 钱程锦 徐婕

责编:廖芊 复审:蔡美琳 终审: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