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幸福路湾组居民合力 把荒地变公园

赤壁街道幸福路湾组毗邻商城集贸市场和遗爱湖大道,出门便是遗爱湖公园,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居民区,相较于商城集贸市场的喧嚣和遗爱湖大道美食街的热闹,此处天然形成了“人静、事宁、社区安”的静美环境。

湾组入口处有一小巧别致的“口袋公园”尤其引人注目。曲折有致的平滑地面,绿意盎然的花草树木,造型别致的石桌石凳,共享互动的休闲长椅……绿草茵茵,鸟语花香,优美的环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杂树丛生的荒地景象,部分居民在此圈地种菜,附近住户将建筑材料随意堆放,过往居民将白色垃圾随处乱扔,虽然社区定期组织打扫清理,却也是治标不治本,一入夏便虫蝇乱飞,臭气熏天,附近居民及经营商户怨声载道,意见颇多。

变化是从一次居民板凳会开始的。今年4月,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共建包保单位负责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及居民代表共计30余人,齐聚一堂,利用板凳会的形式,就如何利用小区零碎地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民主商讨改造方案。居民指着满是杂草和白色垃圾的荒地,你一言我一语地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共享花园,贡献自己的“金点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依据大部分居民的意愿,最终选取10余条意见建议纳入设计方案。

然而改造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要建“口袋公园”,菜地必须得除,杂物必须得清,已在此圈地种菜多年的居民刘婆婆反对意见尤其强烈。但凡有一户居民不同意,项目就不能动工。秉持着服务居民、尊重居民的办事原则,江北社区党委及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却因刘婆婆强烈的不满情绪而吃了“闭门羹”。无奈,社区工作人员只能选择与刘婆婆关系较好的左邻右舍作为突破口,请邻居一同上门对刘婆婆进行劝说。社区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向刘婆婆讲解改造方案及改造后居民的受益情况,让刘婆婆对此事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社区党委及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刘婆婆终于答应铲除菜地。

然而“口袋公园”的打造不是一笔小费用,除去政府的项目补助金及社区自筹资金,资金上仍存在很大的缺口。此时,湾组的居民群众纷纷主动站了出来,他们倾囊相助,自发每户出资500元支持“口袋公园”项目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退休职工田碧香也深受感染,主动义务投入到菜地及杂草的清理工作中来。

改造方案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资金问题也已圆满解决,项目改造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联系施工单位,安排挖掘机,工人入场……改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铲除建筑垃圾、清除杂草杂树、平整地面……800多平米的荒地开始变了模样。“尽可能让每个细节都完美,不辜负居民们的期望。”每天到工地上查看多次的社区党委书记王敬中说,“居民们积极参与让我很感动,是大家齐心合力才把这块荒地,变成了一座人见人爱的公园。”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地面翻整、绿化景观修复及游步道设置等项目建设,原先脏乱差的荒地变成了湾组的“新门面”。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居民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现实。”江北社区书记王敬中说。此次幸福路“口袋公园”项目的建设,充分运用了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在推动美丽城乡建设工作中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了政府、社区党委、驻社区单位及居民群众等主体作用,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休憩、聚会、交流等各种活动的场地,更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责编:廖芊 复审:蔡美琳 终审: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