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儿子又是9组组长,美丽城乡建设,我家不能落后!”5月9日,家住黄州区路口镇百丈咀社区9组的张业炳来到社区,主动要求拆除自己儿子家门口的一座小木屋——陪伴自己十多年的手工作坊。
83岁的张爹爹有一手过硬的篾匠手艺,几根普通的竹篾到了张爹爹手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人们日常所需的篮、筐、篓等生活器具。寒来暑往,张爹爹这一编就是几十年,凭手艺养育大了3个儿女。即便现在他年过八旬,勤劳的他仍不肯让手艺荒废,有空就编,坚持、传承着篾匠手艺。
“家里地方太小,做出来的篾货没地方放,十多年前我就在儿子家门口空地上,搭了这个小木屋。”美丽城乡建设工作开展后,面对着上门做思想工作的社区干部,张爹爹尴尬地解释说。
“这些篾货现在也没人用、没人买,是该歇歇了,支持社区的建设。”5月10日,他一边清理着屋内的篾匠工具和篾货,一边喃喃自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天,在社区的帮助下,积存多年的竹制品就销售一空。11日,张爹爹的木屋拆除。
如果说这几十年对自己篾匠手艺的坚守,见证了这位农村手艺人匠心,那么无条件配合社区拆除历史违建小木屋,则鉴证了这位老党员“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