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州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持以党建引领,聚焦同频共振激活“红细胞”、红色引擎助力“放管服”、为民服务吹响“集结号”,全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助推黄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频共振激活“红细胞”
强组织,明责任。履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重点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坚持把支部建在窗口上,组建区政务服务中心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建工作实现由“围绕”到“融入”、“单一”到“多维”的转变。
抓活动,提质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融合。深入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推动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窗口“沉浸式”走流程、“零距离”找问题,服务群众200余人次,办理业务8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
建制度,优队伍。制定窗口管理办法,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评选“红旗窗口”等方式,引导窗口党员“亮身份、比贡献”,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群众点单”服务机制,依托黄州“红邻铛”云代办平台,梳理25项重点帮代办事项,组建1665人的乡、村、小区三级帮办代办员队伍,把“静止式”窗口变为“移动式”服务;创建“红邻铛帮代办”服务品牌,荣获2023第六届中国政博会“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奖项。
红色引擎助力“放管服”
改革破局强举措。深化“一窗通办”改革,企业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即可办所有事。借助创建省级先行区有力契机,搭建区级政务服务信用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信用审批”服务模式,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和容缺受理半年自修复机制,让信用成为企业群众办事的“特别通行证”。截至今年9月,共梳理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事项374项,已办理涉及医疗、教育等“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事项12484件。
优化服务提效能。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出发点,推出“义务教育一件事”“军人退役一件事”等109项联办主题事项,打通办事堵点,提高服务效能;建立区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受理、交办、处置等环节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受理诉求工单7893个,回访满意率99.9%;做实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建2个、改扩建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按照1+1模式推进“一窗通办”改革。
强化监管促规范。持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监督管理,开展跨部门联动执法活动2次,查处转借资质案件2起,完成评定分离项目26个,评定分离覆盖率100%,荣获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简报连续4期推介黄州区在招标投标涉企领域补偿救济、优化中小企业招投标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为民服务 吹响“集结号”
深入基层解民忧。主动同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对接,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围绕千人进千企、“12345”便民服务热线、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反馈问题等重点方面梳理汇总问题8个,建立问题清单并定期研究解决措施,已推动解决3个,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服务群众零距离。抽调党员骨干力量常驻驻点村、社区,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协调解决包保社区无群众健身休闲、文化生活阵地问题,实现为民服务“不缺位”。今年来,局党员先锋队到包联村(社区)开展创文创卫、美丽城乡建设、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50余次。
转变作风促提升。持续开展政务服务领域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通过专班人员“暗访查”、窗口单位“自主查”、便民热线“反馈查”、线上问卷“广泛查”,共收集问卷624份,印发问题交办函8份,窗口工作人员作风转变明显,服务主动性持续增强。6月25日,家住西湖街道三台河社区的84岁涂凤英老人电话求助办理养老资格认证业务,社区帮代办员仅用时5分钟就在“家门口”为其办好了养老资格认证业务,彰显政务服务“加速度、新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