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人防”+“技防” 织牢长江禁捕防护网

近年来,黄州区按照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要求,通过构建“人防+技防”、“专业队伍+社会共治”、“联合执法+交流共建”等相结合的禁渔机制,实现了立体式、全方位执法监管,长江禁捕效果显著。

黄州区濒临长江、巴河流域主支江段,渔业资源丰富,水域岸线长、环境复杂,监管能力跟不上,怎么办?偷捕者东躲西藏,跟执法人员打“游击战”,怎么办?在黄州区渔政执法监控中心,记者目睹了长江禁捕智慧监控系统后台的现场操作演示。

“一个是看监控水域有没有违规的嫌疑捕捞船只,还有就是监控岸线和码头有没有垂钓人员。结合执法人员和护渔员现场执法巡查,基本实现了‘人防+技防’的监控体制。”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肖东波表示。

据悉,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天网工程”平台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由“游击”式执法转变为“精准”式执法。“天网工程”配备8个高清监控摄像头,8个云广播塔台,配合无人机巡航,对长江流域(黄州段)各类非法捕捞、违规垂钓行为实施24小时无死角监控。

2022年6月14日凌晨1点,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收到渔政"天网"智能报警平台预警信息,发现巴河(霸城山)水域有人涉嫌非法捕鱼。执法人员立即赶往事发地点巡查,于凌晨2点30分现场查获非法捕捞当事人孙某、袁某。

“这个案件一经公开,对在长江流域黄州段非法捕捞者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这个案卷在全省的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审中取得了优秀案卷。”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周新星说道。 

无人机巡护,渔政“天网工程”平台远程广播喊话,科技赋能长江禁捕常态化、智能化,为黄州区长江大保护事业的稳健开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自“天网”平台启用之日起,建立重点水域日常巡查记录160天次,“天网工程”高清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应用预警平台信息1200余条,排查涉嫌违规垂钓信息500余条,截至目前已立案6起,均已结案。

记者:袁理 秦浩熊 通讯员:尹宏伟 李鑫阳

责编:廖芊 复审:蔡美琳 终审: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