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黄州区推动合创绿色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建设
“你们有技术,我们有需求,通过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区科经局等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我们公司将全力以赴深化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6月25日,在合创重工、武汉理工共建新能源船舶技术研究中心的签约仪式上,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王伶俐表示。
今年以来,黄州区紧紧围绕省、市关于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部署要求,抢抓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企业发展机遇,聚焦工作重点,支持以合创重工为龙头的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从优化产业生态、打通关键环节、加速科技创新、凸显政策支撑等方面精准发力,加速推进船舶制造产业经济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位于黄冈市黄州区,成立于2015年,现有员工2000余人(其中固定员工275人、高级技术员工35人),注册资金2亿元,占地1600亩,拥有1500米长江岸线,拥有5万吨级舾装码头及6万吨级船坞,有板单元自动焊接设备线。74万平方米的生产区域,25万平方米厂房,年造船能力160万载重吨,是湖北省乃至南京长江大桥上游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黄州区引导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以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推动合创重工提档升级,打响以合创重工为代表的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示范基地的“智造”品牌,逐步奠定黄冈基地在长江沿线内河船舶智能制造中的首席地位。
促进企业融合发展 打造示范标杆企业
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坚持走高精尖和军民融合发展之路,集中技术力量攻坚特种化学品、甲醇动力、纯电新能源船舶等产品,实现了由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转型,从整体造船向分段建造、立体建造的转变,进一步缩短了工期,提高了质量。
黄州区正积极鼓励和推动合创重工争取“船舶绿色拆解”为发展方向之一,支持合创重工开展船舶拆解环保评估,将其打造成为长江流域船舶拆解示范标杆企业。目前长江沿线还没有一家室内环保船舶拆解企业,仅湖北省境内每年有2000条废旧船舶因多种原因还搁置在河湖库汊,存在巨大的生态和安全隐患,该企业如能将部分废弃船舶进行室内环保拆解,每年仅船舶拆解产值可超10亿元,可有效带动废钢资源再利用产业发展。
成立服务专班 助力企业发展“跑起来”
为抢抓政策发展机遇,提前布局绿色智能制造船舶产业园建设,打造工业倍增新增长点,区委书记挂帅抓统筹,成立市区两级有关部门组成的项目服务专班,两名区委常委牵头抓具体,定期不定期深入项目一线开展调研督办,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争资立项、融资、防汛、环保、安全生产等问题,为示范基地和二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协助企业拓展订单资源,形成实打实、能入统的产值。
“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黄州区抢抓船舶产业发展风口,区委主要领导统筹推进绿色智能船舶基地建设,以“保姆式”专班服务模式,聚焦企业倍增发展的堵点,精准施策、定向解难,着力解决企业现金流不足等问题,增强企业拓步接单的信心和底气,今年截止目前企业已有定单8.5亿,在谈项目12亿。”黄州区科经局党组书记黄文胜介绍。
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利用硬件资源及现有优势,采用室内绿色拆船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污染问题。打造湖北省首家绿色环保船舶再生资源基地,从船舶收购,到拆解,到废铁资源再生,实现产业链一条龙。该项目启动,将实现年再生资源30万吨,产年值超10亿元,税收1.3亿元,实现就业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