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让路”让出文明新风 ,61户居民拆除自家院墙、坯屋近万平方米

黄冈市黄州区红旗路过去是原106国道,曾是镇上最繁华的商业街。现在,群众都说:“红旗路是拆违治乱行动中一面旗帜,是我们镇的拆违示范街,无愧于红旗之名。”

拆违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然而,今年3月以来,红旗路沿线61户居民拆除自家院墙、坯屋9181平方米,全线1.5公里实现了“拆通透”,做到了“无违建”,并且不要一分补偿、没有一起扯皮。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黄州区路口镇是如何完成的呢?

▲区农机学校院墙拆违现场

聚焦最小单元,激发基层治理效能

“围墙是红旗路的老大难问题,原来群众有围院墙的习惯,围墙高低不平,占用公共空间,不少院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不过我们还是摸索出了办法。”路口社区干部介绍。

在开展红旗路拆违治乱专项行动中,针对“围墙”难题,路口社区干部逐渐探索出“建强1支队伍、摸清1个底数、用好2个代表、开好3个会议、整合3种力量”的“11233”工作法。路口社区成立红旗路拆违攻坚小组,以社区干部、小组长、党员中心户、乡贤为核心成员,深入红旗路,摸清沿线61户违建底数,明确违建类型、结构、用途、安全状况、建设时间,建立一户一档。

“车库拆了我支持,但车怎么办,规划一个停车的地方吧。”红旗路居民尹志勇在塆组党员代表入户时提了建议,路口社区通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入户调研,形成意见建议,通过社区“两委”会、塆组会、入户会,广泛听取群众心声,做通思想工作,理清拆违思路,确定了先东后西、由外到内、由点到面、先街道后塆组、公家私家同时拆的行动方案。

借助镇级力量,“原来这个棚子也是违建呀”红旗路居民袁三元向路口镇规建所干部说道。在红旗路拆违迁前,路口社区联合路口镇规建所、执法中队多轮上门入户发放拆违治乱倡议书、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在红旗路拆违中,路口镇机关干部、其他11个村(社区)干部与路口社区干部齐上阵,投入940余人次力量到红旗路拆违一线。借助榜样力量,“社区搞建设,我第一个支持”王立新和尹望清分别是路口镇、路口村的退休干部,他们在接到拆违倡议书以后,积极向左邻右舍宣讲政策,号召群众全力配合。借助主人翁力量,“让群众来做群众工作,是我们的关键一招”路口社区年轻干部尹淼介绍,“红旗路上起初不愿拆的居民,经过我们做工作围墙拆掉后,看到了拆违的效果,也加入了我们队伍,帮助我们做周边邻居的思想工作。”

▲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

聚焦群众心声,搭起干群连心桥梁

“作为党员,我支持拆墙让路”“拆了围墙,后续怎么规划建设呢”“拆完围墙,能不能把污水管网完善一下”没有会议室、没有讲话稿,一盏路灯、十几条长凳、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促膝谈心,这是路口社区红旗路干部群众开展“板凳会”的写实场景。

召开“共同缔造·小区(塆组)说事”活动

路口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以“共同缔造·小区(塆组)说事”、“门前四包·共同缔造”、“代表见面日”等活动为重要抓手,倾听群众心声意见,动员群众主动参与。3月以来,累计开展“共同缔造·小区(塆组)说事”活动71次,收集群众意见48个,把“话筒”交给群众。推进“门前四包·共同缔造”活动,压实525户商(住)户“门前四包”责任,开展月度考核2次,评出红榜商(住)户62户。组织72名人大代表入户调研,收集问题27条,形成建议30条。

聚焦群众主体,唱好城乡建设主角

“我愿意带头拆除围墙!”入户访问时,退休老干部王立新立即表态。在红旗路拆违治乱行动中,这样的声音不断响起,一个又一个的群众成为了美丽城乡建设工作中的先进模范。尹文艺,是一名党员,也是路口镇规建所干部,30多年前,他在红旗路边建设了一个80平米的主体建筑,开展美丽城乡建设后,主动拆除房屋,后退7.5米拓宽路道。王立新,是一名党员,路口镇退休老干部,家住路口社区红旗路边,主动拆除自家院子、附属建筑共280平方米。张业炳,是具有超5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竹编手工匠人,主动拆除十多年前建设的110平方米木屋。

▲美丽城乡建设先进模范尹文艺

▲美丽城乡建设先进模范王立新

▲美丽城乡建设先进模范张业炳

在红旗路“拆违治乱”专项行动中,“拆墙让路”体现了基层治理观念的转变——健全民意表达和回应机制,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增强基层治理效能,了解接群众心声,让群众唱主角,充分发动群众,从“旁听者”变“发言者”,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从“要我拆”变“我要拆”,从“无人拆”到“共同拆”,让拆违治乱从“公家事”变成“大家事”。

▲违建拆除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