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前,一袭红裙的宋颖策马奔腾,裙摆如烈焰般在翠绿田野翻卷;镜头外,男友罗海在泥地追焦,将这一幕定格成短视频。
在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这对年轻情侣经营着海婷家庭农场:罗海主内,养马、种果、拓项目;宋颖主外,拍视频、做直播、引客流。三年时间,他俩将400亩传统果园蝶变成“网红打卡地”,多个项目齐头并进,年营收近500万元,带动70余名村民就业。
从卖瓜果到卖体验
6月21日上午,走进海婷家庭农场,好不热闹:“保持好平衡!”“缰绳下拉三指!”……马场教练的指令声此起彼伏,一群马术爱好者正在解锁驭马驰骋的快感;红艳欲滴的樱桃,紫红个大的桑葚……水果基地瓜果飘香,引来一拨又一拨采摘客。
晒得黝黑的罗海,一会帮助骑马客抓拍腾空瞬间,一会张罗采摘客的农家饭。“几年前可不是这景象,游客采摘完水果就走,留不住人。”罗海的父亲罗加平说。
2022年,海婷家庭农场的400亩果园进入丰产期,但传统采摘模式赚不上钱,罗加平希望儿子回来打理农场。这一年,28岁的罗海刚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之前,他在就读大学期间应征入伍,在军营磨砺了五年,2019年退役后,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是留在武汉找份体面工作,还是回乡接手父亲的农场?面对人生选择,罗海嗅到机遇:“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农场未来大有可为,除了卖水果,还能卖风景、卖体验!”他开启“第二次转身”:从军人到学子,再从都市青年到“新农人”。
“传统农场竞争激烈,必须找到差异化优势,走农文旅融合之路。”罗海盯上了马术——这在黄冈乡村尚属空白,既是特色板块,又能吸引客流。很快,罗海在农场围出马场、建起马厩,从河北、内蒙古等地买入纯种马,既供游客骑马游玩、拍写真,还为马术爱好者开设专业课程,提供表演、比赛平台。
建成本地最大的马术俱乐部
罗海说,马的肠胃很娇贵,白天须马草、精料、胡萝卜搭配着吃,夜里12点还得加喂一遍草料,因为马无夜草不肥。算下来,一匹马每个月吃喝开销就得2000元,“人们常说马术是贵族运动,主要是指养马的花销大、需要投入的精力大。”
每天早晨,无论有没有客人,罗海都会和教练们来到马厩,细心地给马儿梳洗、喂养,带马儿遛弯,跟马儿培养感情,“马儿看上去比较凶,但多数像小孩一样,你顺着它来就行。”
阿拉伯马“大暴龙”性子最烈,初来时连连踢人,初学者根本骑不了。罗海花了三个月,每天给它耳后抓痒半小时,让它温顺下来,现在会主动低头套笼头。
“这些都不难,怕的是买马踩坑。”罗海说,他曾高价买回一匹马,看上去矫健,哪料一到马场就发烧,治疗60天,还是没能救过来,请来武汉专家做解剖,发现马在买之前就患上肺病。
如今经过细心调教,海婷马场的马儿越来越受欢迎,有两匹名头最响:一匹汗血宝马叫“如意”,它长得好看,性格温和,骑行中相当平稳,受到初学者喜欢,人称“如意如意,顺我心意”;一匹阿拉伯马叫“小太阳”,价值十几万元,它体形矫健,是专业人士打耐力赛的“心头好”,也是马场中的头马。
“春秋两季是骑马项目的旺季,每到周末都‘一马难求’。”罗海表示,海婷马场已经拥有30匹马,并发展了100多位注册会员,是黄冈市区最大的马术俱乐部之一,光这一项业务年营收额就超过百万元。
一条短视频引来750万人围观
2023年,刚从黄冈师范学院毕业的“00”后宋颖,因在海婷马场的一次骑马拍写真经历,与罗海结缘,成为情侣。
前不久,宋颖在巴河草滩拍摄的一条“野骑”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火了:点赞量15.4万,观看量750万。“我刷抖音看到她红衣策马,觉得很美,就想自己来体验一把,一圈下来,觉得很刺激,就成了海婷马场的注册会员,每周都来训练。”“90后”马术爱好者余静说。
宋颖说,为了拍好视频,她从尝试着骑马,到单手骑马,再到飞奔赛马,一次次挑战自己的“不可能”。如今,她每天向网友分享海婷家庭农场的日常,还有不同季节骑马穿越树林、河滩、田野、果园的视频,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总粉丝超5万。
把网上流量转化为农文旅“留量”,海婷家庭农场推出“299元体验套餐”:包括骑马教学、果园采摘和露营烧烤,武汉、黄石等地的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
今年“五一”假期,海婷家庭农场日均客流达800人次,马术体验、餐饮民宿等项目收入占比远超传统采摘。
看到可喜变化,罗海、宋颖两人商量,开启农场新的升级:改造水塘、优化道路、增加休憩点位、拓展游玩项目、开发研学课程、组建直播运营团队等,挖掘新业态赋能乡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