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我区遭遇雷暴大风、冰雹、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出现内涝、树木倒伏、电力中断、基础设施受损等险情。面对严峻形势,在区委统一部署下,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前,在抢险救灾一线谱写了忠诚和担当的壮歌。
暴雨中
“党旗红”
01
高效指挥,织密抗灾“责任网”
灾情发生后,黄州区委、区政府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召开专题部署会,确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总原则,将“防、抢、救”全链条责任细化到人。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包保责任制,针对重点受灾区域,逐项明确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限,确保任务不悬空、进度不滞后。
陈策楼镇党委部署防灾工作
西湖街道党工委一线指挥救灾工作
应急、消防、城管、公安等多部门紧急联动,统筹调配抢险队伍、排水设备、救灾物资等资源,争分夺秒恢复民生供应。同时,根据灾情动态调整力量部署,确保重点区域人员提前到位、物资随需随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深入灾情严重区域一线指挥,现场协调解决群众转移、道路抢通、电力恢复等难题;分管领导分片包干,蹲点督导关键环节,通过“现场办公+即时调度”机制,做到问题“发现即解决、解决不过夜”。
区交通公路部门党员干部开展抢险救灾
02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战斗力”
区城管执法局党员干部开展抢险救灾
在抢险救灾一线,黄州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区121个村(社区)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区、乡两级45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紧急下沉包联村(社区),投身入户排查、清障保畅、抢修抢险等工作。
东湖街道党员干部开展抢险救灾
依托城市“街道党工委+社区兼职委员会+小区综合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农村“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对老旧房屋、低洼地段、独居老人住所等风险隐患进行重点排查,通过“一对一”包保落实群众转移安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临时避险等服务,党员干部轮班值守,及时响应群众诉求,确保受灾群众“安置有保障、困难有回应”。
禹王街道党员干部开展抢险救灾03
多方联动,按下恢复“加速键”
黄州区统筹各方力量,聚焦灾后恢复工作。在保路抢险方面,区应急管理局对黄州大道、明珠大道、宝塔大道和沿江大道沿线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伏倒树枝、倾倒共享车辆;区交通局集结应急抢险队伍,分组赶赴辖养公路桥梁和在建项目建设路段进行应急抢险保畅;区城管对城区26处易涝点提前调配应急力量,320名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分片区落实包保责任。
区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开展抢险救灾
黄州区通过社区宣传栏、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动员群众参与清淤、环境整治、互助帮扶等工作。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协助清理小区积水、倾倒树木,并向居民传达灾害应对知识和自救指南,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共建氛围。
赤壁街道党员干部排查空置房屋隐患现场
南湖街道党员干部向群众发放安全告知书
截至目前,黄州区城内各主次干道均已畅通,积水抽排、道路清障、保水保电等基础性工作已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加快隐患清零,详细统计受灾党员、群众、企业财产损失情况,确保48小时内全面恢复正常。同时对受灾区域开展第二轮全覆盖安全排查,严防山体滑坡、危房倒塌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