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 | 他们用青春筑牢长城堤

7月13日,是“00后”大一青年田庚的20岁生日。还没来得及和亲朋好好庆祝,他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长江防汛大堤上。这一天,是他参加防汛志愿服务的第一天。“能亲身参加保卫家乡的志愿服务,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刚满20岁的青年田庚,眼中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在东湖街道六福湾社区,有这么12名大学生防汛志愿者,他们在防汛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日夜守护着长江干堤。“我们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危难关头,你们在哪儿,我们就应该在哪儿。”这是他们在长江大堤上的深情表白。

大堤旁,青年起:

“保卫家乡,有我们一份!”

占宇和高超是社区工作者中最年轻的两位,97年的占宇和95年的高超都是光荣的退役军人,在他们退伍时,放弃很多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到社区为民服务。今年7月,占宇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看到占宇和高超两名“95后”青年日夜忙碌在大堤上,“00后”的大一学生廖小虎也坐不住了,当得知家旁边的长江干堤防汛形势严峻时,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走上大堤,与社区防汛人同吃同住,共守家园。在廖小虎的带动下,社区又有9名年轻人相继加入防汛志愿队伍,他们当中有与他同校的大一年级的“00后”袁鹏、田庚,与他同一小区不同校的大一年级的“00后”廖佳威、倪津,大二年级的“95后”阮懿、“00后”陈宇、黄振涛,已经毕业的“95后”倪元星以及一名英国留学生。

▲抢险中,大学生们主动下水(图为廖小虎)

12名防汛青年勇于担当,他们当中,7名“00后”,5名“95后”。走上堤坝的他们,作为社区防汛的中坚力量,成为了长江干堤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召必至,战必胜: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小倪,你怎么也来堤上了?”“大堤下就是我的家,我也要为守护家园的‘生命线’奉献自己的力量!”被问到为何要志愿上堤防汛,东湖街道六福湾社区的防汛志愿大学生倪元星眼神坚定地说道。

“你脚边有蛇,小心!”7月26日晚巡堤时,脚下出现的蛇吓坏了田庚,但把蛇赶走后,他依然继续全身心投入巡堤查险。防汛大堤上蚊虫肆虐,蛇虫出没,大雨随时倾盆而下,这一切都没有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望而却步,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保卫家乡的决心。

▲田庚(左)巡堤查险

“快,必须马上把缺口堵上!”连日来,东湖街道党工委分管负责人程喜良和防汛大学生们一起发现了数起小浪坎险情。在几次险情中,扛沙包、下江水、堵缺口、战险情,青春的身影成为了防汛战役的中坚力量,将社区群众守护在身后。

我年轻,我顶上:

“我们年轻,困难交给我们!”

“我们年轻,我们申请值守夜班!”在哨棚白夜班次中,12名青年们毫不犹豫将白班留给其他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夜班,每日从晚上7点到早上7点12小时不间断在大堤上仔细巡查,长江大堤上,记录了他们年轻的脚步。

“巩叔叔,我们年轻人,随便在哪休息下就行,躺椅让给您。”在两班制的巡堤中,巡堤大学生们把短暂的休息间隙中睡躺椅的机会主动让给50余岁的巩佑富。

“我们来走靠水这边,你们走上面半边。”在迎水坡巡堤查险时,大学生们主动走在较危险的坡脚处,让其他人员走在安全地带。

巡堤查险、紧急抢险、防汛备汛各项任务中,他们总是冲锋在前,用年轻的身躯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截止7月底,他们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半月有余,他们正用实际行动践行“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激荡誓言。

江水旁,大堤上,又是夜晚,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手电光再次点亮这座“青春堤坝”。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