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安全” 黄冈市区严把校园餐质量关

“校园餐”承载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市、区教育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依托“数字食堂”监管平台,打造“全链条监管、全流程透明、全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全方位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7月5日早上六点半,黄冈中学食堂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把刚配送的新鲜蔬菜搬上操作台。通过二维码扫码、蓝牙电子秤的报告,将各类食材的重量、价格、供应商信息同步连接至“数字食堂”监管平台,管理人员随时点开软件即可查看具体信息。

湖北省黄冈中学食堂管理员夏天说:“我们通过数字食堂的建设,实现了财务系统、消费系统以及我们的食材采购各个系统的一个关联,并且数据透明化。”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抓。拉面是黄冈中学食堂的一个明星产品。不过有学生反映拉面好吃,就是有点贵。针对这一情况,黄冈中学校党委会经讨论决定,对拉面实行让利经营。上午七点半,下早自习后的学生纷纷来到食堂。免费的稀饭、两毛五的馒头、四块五的素拉面、十元的牛肉拉面……百余款早餐品种,供学生们自由选择。

食堂拉面窗口师傅马文涛:“我在这里已经做了18年了,降价以后吃面的人更多了,每天都有600多名学生过来吃面。”

上午九点半,食堂后厨们就开始为中餐忙碌起来。为了让学生吃得开心,在食堂工作了40余年的厨师张继生下足功夫,成品菜在端上窗口之前,他不忘记做好中心温度检测和留样保存,确保食品可追溯。

湖北省黄冈中学食堂厨师张继生说:“首先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厨师们对每一道菜都以大菜的方式做出了小炒的标准。现在每餐学生的餐盘里的食材浪费得越来越少,光盘的学生是越来越多。”

食材来源可溯、安全可检,菜品味美价廉、品种丰富,校园食堂的这些变化,还不止于此。从食材采购、财务管理到明厨亮灶,每一个操作流程都在阳光下运行,不仅为学生就餐增设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透明的财务收支情况,倒逼学校食堂通过零盈利机制降低学生餐费。

湖北省黄冈中学副校长郭旭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在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廉洁自律。学校食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达到零盈利,比如不定期的免费供餐,提质不提价,或者是降价不降质让利给学生。”

中午12点,刚参加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学生们端着盛有西蓝花、豇豆和茄子、红烧肉、时令水果的餐盘……围坐在一起,愉快地讨论着上午的考试题。

学生钟悦说:“这是我们在学校第五次体验到免费餐的机会,学校给我们免费餐,这是在心理上给我们一个合格考的鼓励。”

学生易萌说:“虽然说午饭是免费的,但是还是一样的荤素搭配,跟平时的规格是一样的,让我感觉非常的温暖。”

提质又降价,校园餐吃出“幸福感”当天,正在充值窗口充值的陪读家长胡琼,发现六月份孩子的消费明显下降。

学生家长胡琼说:“以前每个月我孩子最少要800~1,000块钱。这个月我一来就充了600块钱,我这一个月就够吃了。”

“校园餐”工作做好了就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实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今年,市、区教育部门深入开展“1+4”专项整治,在“校园餐”、校服购置、保险购买、教辅材料征订、“择校费”问题上成立工作专班,发布专项整治公告和举报电话,真改实改,让群众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作者:熊庆萍、汪燕、陈昱、邹鹤、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