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黄州区赤壁街道建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研学活动。建新学堂中医养生班的优秀学员们,一同走进李时珍纪念馆与蕲艾种植基地,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中医文化探索之旅。
踏入李时珍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古籍善本和生动的历史场景复原,仿佛将学员们带回到了那个中医蓬勃发展的时代。
李时珍内针传承人许辉医生作为特邀讲师,精心装扮,化身“李时珍”,以一种极具创意和感染力的方式出现在学员们面前。这一独特的设计瞬间拉近了学员们与古代医家的距离,让大家仿佛置身于李时珍当年行医著书的情境之中。
“诸位看这面色,红润有泽,是为气血充盈之象;若面色萎黄,则恐脾胃失调。”许辉医生以“李时珍”的口吻,结合馆内展示的古代医案和人体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学员们更直观地感受四诊的魅力。在讲解听诊时,他引导学员们通过听声音的强弱、高低、清浊来判断病情;在问诊环节,他模拟古代医家与患者对话的场景,让学员们体会如何详细询问病情。学员们围坐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提出疑问,许辉医生都耐心解答,现场互动热烈。学员喻玉军激动地说:“许医生化身李时珍讲解,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医家对话,这种学习体验太独特了,我对四诊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离开李时珍纪念馆,学员们来到蕲艾种植基地。广袤的艾田里,蕲艾郁郁葱葱,随风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
许辉医生轻轻摘下一片艾叶,向学员们介绍道:“这蕲艾可是蕲春的瑰宝,它性温、味苦、无毒,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止血等多种功效。在古代,艾草就被用于防疫和治疗疾病,如今更是被广泛应用于艾灸、足浴等养生领域。”
学员们纷纷走进艾田,仔细观察艾草的形态特征,有的还轻轻触摸艾叶,感受它的质地和纹理。大家一边聆听讲解,一边拍照记录,不时发出惊叹声。通过实地观察和学习,学员们对艾草的生长环境、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学员韦惠萍感慨地说:“以前只知道艾草能用来艾灸,今天亲身体验,才发现它有这么多奥秘,中医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艾条制作工坊。这里弥漫着艾草的清香,摆放着制作艾条的各种工具和材料。
从挑选优质的艾绒开始,许辉医生强调:“艾绒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艾条的效果,要选择色泽金黄、质地柔软、无杂质的艾绒。”接着,他示范了如何将艾绒均匀地铺在桑皮纸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卷制、固定。学员们跃跃欲试,纷纷动手尝试。在制作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艾绒铺得不均匀、艾条卷不紧等,但都在许辉医生和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得到了解决。
此次建新学堂中医养生班户外研学活动在学员们的欢声笑语和满满收获中圆满结束。通过参观李时珍纪念馆,学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走进蕲艾种植基地,学员们感受到了中药材的独特魅力;亲身体验手工制作艾条,学员们领悟到了中医文化传承的匠心精神。
建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为学员们搭建更多学习中医文化的平台,让中医文化在社区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员们也纷纷表示,将把此次研学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中医文化,让岐黄薪火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