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出征前的大合照,每个人都写了遗书。”近日,黄州区退役老兵梅树双轻抚泛黄的照片,指尖划过一张张年轻坚毅的面庞。照片上斑驳的折痕,恰似穿越四十载光阴的弹道轨迹,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那场血火交织的“两山”轮战。
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生动展现黄州区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卓越风采,黄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黄州区融媒体中心携手开展“致敬峥嵘岁月 见证军人荣耀”红色老物件及背后故事的征集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其中,退役老兵梅树双捐赠的4张老照片,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梅树双又拿过一张照片,指尖轻点,笑着说道,“看,这就是我们的‘钢铁摇篮’!夏天闷得人发昏,雨天半截身子都泡在泥浆里,还要提防蛇虫鼠蚁的偷袭……”逼仄的猫耳洞前,27岁的梅树双笑容灿烂,如穿透岩层的朝阳,将“誓守山河”的信念熔铸成永不锈蚀的军人本色。
猫耳洞前
出征前
这位有着18年军龄的老兵梅树双回忆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带领连队创下奇迹:68 人上战场,68人平安归来,荣立集体一等功,个人一等功2人、二等功8人、三等功15人,连队人人有嘉奖。
“干部让战士,城市兵让农村兵,我是指导员,我要带头让。”梅树双憨厚的声音像是掺进了老山的风雷,他指着那枚战时二等功勋章,兴奋地讲述着那场胜利的战役。
当年连队68人全须全尾凯旋,军功簿上却没有指导员的名字。“战士们用血泡磨出来的战壕,拿命填出来的通道,该记在他们名下。”直到庆功前夜,师政委不容置疑地命令道:“阵地能守住,思想工作顶了半个连!这上面必须有你的名字。”梅树双手摩挲着勋章上的五角星。客厅灯光昏黄,勋章边缘泛着碎金般的光,这光芒就像当年猫耳洞里摇晃的煤油灯,忽明忽暗地,映亮那些硝烟中的岁月。
“捐赠这些照片,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与牺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梅树双说。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退役老兵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红色传统的坚守。
“梅树双捐赠的老照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我们将妥善保存并展示这些照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难与伟大,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黄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