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矶长江大桥主跨1860米
被誉为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缆悬索桥
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天,工人们正在猫道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大桥施工现场
领略建设者的风采
记者陈昱:“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燕矶长江大桥猫道,在我身后的工人正在猫道上施工。据了解,猫道是一条连接大桥两端的临时空中走廊,工人们要靠着它高空作业 ,因走在上面得小心翼翼,姿态跟猫似的,而得名猫道。燕矶长江大桥共有4条猫道,总长达1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猫道。”
25岁的冯睿劢是负责测量的技术员,当天的工作任务是跟着师傅夏焕文一起到大桥跨中去安装测量棱镜。记者跟着他们,第一次走上了这条空中“猫道”。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测量负责人夏焕文:“我现在是到那个跨中去安装这个测量棱镜,是为了复测一下昨天晚上测的主缆的线形,同时日常对猫道进行一个检测。”
“猫道”的高度非常高,并且脚底下都是透明镂空的。记者第一次走感觉恐惧是无法克制,而冯睿劢说,“走多了也就习惯了”。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测量员冯睿劢:“现在平均从边从我们主塔走到中跨,然后再上来只需要20多分钟左右,我们猫道采用的是等宽非对称结构,设计结构是十分安全,现在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安全可靠。”
像这样巡查,观测。师徒俩每天在猫道上来回走上5到8趟。他们用双眼,充当燕矶长江大桥“眼睛”,确保大桥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精确无误。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测量负责人夏焕文:“我们每天大概走个5到8趟左右,按照距离算的话大概有个15公里左右。主要就是晚上我们观测这个主缆的线形,指导工人调整主缆,方便基准索股数据的准确,指导后期主缆索股的安装。”
在猫道中间,一条横穿两岸的线缆吸引了记者注意。就在本月7号,这条长约3000米、重达71吨的主缆基准索股顺利牵引过江,大桥进入主缆架设阶段。主缆的主要作用是将整座桥的重量分布到主塔和锚碇上,因此被称为大桥的“生命线”。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李陆平 :“每根主缆有217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又有127根高强钢丝组成,内缆的钢丝强度达到2,100兆帕,外缆的钢丝强度达到1,960兆帕。目前是国内强度比较高的一个钢丝 整个主缆的钢丝首尾相连的话可以绕整个地球足足可以达到8圈。”
在全部主缆索股架设完成后,项目还要进行主桥钢桁梁架设、主缆缠丝及防腐、桥面铺装等工序。大桥建成后,黄冈到鄂州花湖机场车程仅需15分钟,对于打造临空经济区,拉开航空都市区发展框架,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和过江通道布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李陆平:“燕矶长江大桥目前正在进行主缆基准索股的架设。年后将进行一般索股的架设,今年整个燕矶长江大桥将实现钢梁架通,预计2026年主体工程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