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州区东湖街道全力以赴抓经济、促发展、护生态、惠民生、保安全、蓄势能,经济整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黄州主城崛起贡献东湖力量。
奏响“三部曲”,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聚焦党建主责主业。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担当,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压实三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带领社区党组织书记作出党建公开承诺,确定党建工作联系点,谋划领办党建特色项目。
创新干部队伍管理。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东湖街道干部“承诺、践诺、评诺”工作方案》,明确管理办法,优化奖惩机制。创新党工委扩大会议机制,将原本的个人谋划工作模式转变为“党工委交办+上级部门交办+个人自主领办”的“1+1+N”模式,对班子成员考核由“点评赋分制”转变为“结账扣分制”。同时,将月度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个人晋级晋档、评优评先相挂钩,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落实社区减负增能。抓好社区干部队伍的“关键少数”,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精简优化对社区党组织的考核督办。健全体制机制,将分内职责和应减任务相分离,激发社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正向激励,将减负降压和关爱赋能相结合,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
稳住“压舱石”,推动高质量发展见实效
服务重大项目。持续服务黄冈二中项目,完成二中规划配套四条道路的退地任务,共计退203户287亩。高效推进二中周边84亩退地工作,一周签约55户,五天完成地面附属物清退。严打“三抢”违法行为,为进场施工提供保障。积极推进西湖工业园A片区项目。组建专班11个,采取街道、社区双牵头制度,每晚召开碰头会,汇总进度,研究解决问题。截至10月31日,仅用17天时间,签约60户,签约率92.3%,又一次刷新了“东湖速度”。
聚焦财税统计。今年以来,辖区新增规上企业8家,通过“内挖外引”,争创财税收入新增点。2024年1-10月,街道规上工业产值39.65亿元,同比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同比增长11.03%;限上商贸社零额39.38亿元,同比增长9.8%。
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利用六福湾、邢家湾等社区闲置土地资源,盘点汪家墩、长江等社区的“僵尸”企业,做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本年度引进智能船舶补链项目、湖北湘电等企业落户辖区,夯实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守好“安全线”,维护社会稳定保平安
压实环保责任。扎实推进下洋湖整改提升,挖掘转运土方5.2万m³,挖除历史塘埂3977米,退出水面300亩,整治湖泊岸线1280m,铺设草皮7499㎡,圆满完成各项整改任务。积极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广泛宣传,紧盯重点地段和重要时段,坚持干部包保到田间地头,开展常态化巡逻,确保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夯实平安基础。创新建立街道、社区、塆组(小区)综治工作“三级管理”架构,建设街道综治中心1处,社区综治中心8处,塆组(小区)矛盾纠纷调解点59处,争取省级资金27万元。升级改造街道综治中心,打造集调解室、警务室、信访接待室、法律服务站、网格管理综合服务站、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室、心理咨询室等为一体的综治服务阵地。充分运用矛盾纠纷调解“53024”工作法,组建200余名基层专兼职调解员队伍,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化解,不外溢、不上交。
紧抓安全生产。摸清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1119家,其中“厂中厂”“园中园”108家,全部建立台账资料。常态化开展餐饮用户“燃气三件套”安装使用检查“回头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发现安全风险隐患516条,已全部整改到位。
答好“民生题”,增进群众福祉显温情
优化政务服务。街道投资350万元,新建便民服务大厅已正式启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推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便民服务措施,有效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深化共同缔造。先后打造东湖国际城小区、六福花园小区共同缔造示范点,打造汪家墩社区法治文化街,建设六福湾、长江、长圻蓼等多个老年服务阵地。组织实施团鱼山小区、信用社宿舍、东湖办宿舍、万利苑小区、三友小区等多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围绕元宵节、中秋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打造了文明实践项目7个,其中2个项目入选省级文明实践项目库。第八届“东湖之恋”——致敬大美黄冈建设者大型活动直播观看量突破200万人次。
下一步,东湖街道将乘势而上、再鼓干劲、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为黄州主城崛起展现东湖担当,贡献东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