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农村公路总里程1334公里(其中县道143.581公里、乡道329.174公里、村道861.344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91%,曾被评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近年来,由于辖区内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导致超限超载、占路损路及路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屡禁不绝,部分农村公路损坏严重。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黄州区创新推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四个一”(共治一盘棋、监管一条龙、巡处一体化、智慧一张网)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路全管、路联管、路共管、路常管”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新格局,积极为实现全省农村公路有效管理探索“黄州经验”。
聚焦多元共治“一盘棋”,变“行业主管”为“政府主导”,合力破解管理难题。
针对管理1334公里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和路域环境复杂多样的实际,凝聚多方合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各方参与、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政府主导协同共治,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组织力量,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架构,由原来交通运输部门主导,转变为由区人民政府直接主导,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全区“一盘棋”统筹推进试点各项重点工作,工作执行的力度、工作责任的落实由此得到强化。部门牵头,协调推进,起草出台《黄州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强化机构、人员、资金、机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交通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和乡村两级的直接责任,并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成效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奖惩兑现,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各方参与、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聚焦监督管理“一条龙”,变“单一管理”为“综合监管”,全面提升公路综合品质。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以创建标准示范路段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示范带动+全域推进”新模式,把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精细化管理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
强化典型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以“点的示范”带动“全域精细”管理,将线路管理的全面成效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综合考虑选定县道路太线为示范路段,先行先试,积极发挥示范路的示范带动和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将精细化管理推广至其他路段。
今年以来,区交通部门和禹王街道、路口镇、陈策楼镇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结合美丽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整体提升工程,在全线安装交通标志标牌2896块、道口标柱3592个,修建波形和钢管护栏55218米、警示桩2648个,实现每一处急弯陡坡都有警示标志、每一处临渠桥涵都有防护栏,全面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提高路网质量,提升公路安全性能,让老百姓走上放心路、平安路。
聚焦巡查处置“一体化”,变“单一作战”为“多线发力”,助推管理提质增效。
黄州区依托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乡镇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效,加快构建由交通、交警、乡镇等执法部门组成的多层级多部门路政联合巡查管理队伍,强化农村公路联合巡逻管控,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属地管理优势,全面补齐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短板,从而达到1+1>2的治理成效。建立健全联合巡查、信息共享、案件处理、路产路权保护联席会议等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在管理流程上,实行巡查→处置→督查→通报流程,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交办的事项,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职能职责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形成“前端”发现问题、“中端”调集资源、“后端”联动解决的“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既快捷有效地处置了各种问题,又节约了行政资源。区、乡、村高效利用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严厉打击超限运输车辆绕行农村公路、专项整治农村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和占道经营摊点、严查农村公路用地和建筑控制区内私搭乱建、设置非公路标志等违法行为,有效改善农村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今年以来,共开展打非治违行动30余次,查处超载超限违法运输车辆500余台次,卸载转载超限货物9600余吨;查处侵犯、损坏农村公路及附属设施案件30余起,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摆摊设点140余处、公路乱堆乱放70余处、污染路面80余处,辖区农村公路路容路貌和综合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
聚焦科技赋能“一张网”,变“人海战术”为“精准出击”,智慧监管助推乡村齐富共美。
以“智”谋“治”,推动巡查管理手段科技赋能,统筹管理农村公路上的人、车、物、事,解决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和痛点,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治控体系,实现智慧管养,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不同阶段业务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GIS技术的强大功能,完善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养护管理、路政巡查、行政执法等多方位实时动态信息共享,促进有效落实分级管理职责及主体责任;依托科技赋能,实现及时处置,依托移动执法终端、数字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通过现场视频动态实现前端感知设备和后台数据库碰撞,实时向巡查队伍推送指令,全面提升巡查效率,减轻人力投入成本。今年,黄州交通部门“道路清洁车”再获得国家专利;融合多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路网视频监控实时动态监测、高清摄像等特点,探索将公安“天眼”系统与农村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执法协同办案管理系统相结合,共享多业务数据,全面构建“互联网+科技+执法人员”的立体化执法监察“一张网”,对全区农村公路实行全天候、无盲区、无缝隙监管,全面提高日常管理质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