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小驿站”服务就业“大民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零工经济”已经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形态的助推器。黄州区结合区情实际,建设起特色化、功能化、高质量的灵活就业人员用工务工平台,实现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推进困难群众就近就业,积极探索零工市场建设。

“小驿站”让就业更多元

“您之前有做过什么工作吗?您预期的工资是怎样的?”南湖街道零工驿站的工作人员对前来问询工作群众说,并耐心指导他填写求职登记表,让他们安心回去等消息。

56岁的孙宇(化名)在这里询问后一周,就找到一份4000元/月的保安工作;59岁的邵松(化名)在这里问候后不到一周,就找到符合他心理预期的工作;60多岁的柳燕(化名)询问三天后,“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就给她打来电话,让她与企业去洽谈。

区别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驿站”撮合了零散的工作、弹性工作时间和多元化就业需求,为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让劳动者与工作机会更便捷更低成本实现匹配和对接。特别是针对中老年就业群体,他们有离家近、体力消耗小、可以照顾家庭等诉求;而且南湖街道工业园企业多、基础岗位用工流动性大,街道“零工驿站”的设置,为附近求职群众和招工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两者的“双向奔赴”。

据悉,自今年3月以来,南湖街道零工驿站共接待求职人员近800多人次,匹配推荐成功300多人次,帮助工业园发布招工岗位1100多个,调节劳动维权和争议共计23人次。

“小驿站”让服务更暖心

在过去,零工求职者大部分聚集在人流量密集的所谓“零工聚集地”等待雇主“找上门来”,寒冬酷暑、风雨兼程,是零工们守望工作时的写照。在南湖街道零工驿站,宽敞舒适的求职空间,拥有岗位信息屏、配备休息座椅、饮水机、急救药箱、手机充电等设施设备,这里不仅为求职者提供用工信息、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还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学习、休息的便利环境,打通服务灵活就业人员的“最后一百米”,让灵活就业人员有了一个共同的“新家”。

八月的黄州,开启“高温热浪+雷阵雨”模式,给户外工作者带来很大挑战,而遍布黄州乡镇街道零工驿站,不仅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了避暑避雨的场所,也给他们提供了夏日防暑降温福利。物理空间和信息服务上的多重发力,正在让“零工市场”真正变成“零工之家”。

“小驿站”让就业更充分

2023年,黄州区结合各零工驿站实际情况,以重点人群就业需求为中心,将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培训+就业”的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让劳动者享受更充分的就业。

8月9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办黄州区首期SYB创业培训师资班。8月21日,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在黄州区开展首期直播销售员培训活动。同时,各乡镇街道结合求职者技能培训需求,开展汽车驾驶员、美容美发、月嫂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零工专项技能水,实现零工就近培训、就近就业。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已实现零工驿站全覆盖,基层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下一步,黄州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导向,为城市留人、为企业留才、为社会留量,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利、贴心、安全、即时的服务。

责编:廖芊 复审:蔡美琳 终审: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