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鄂州商贩将我们最后一批夏黑葡萄购买完,我们正准备开始销售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我们对今年农产品市场充满信心。”8月16日,在陈策楼雨山寺村葡萄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范学东笑着说。
走进雨山寺村,一座座大棚、一棵棵果树、一个个养殖池星罗棋布,整齐开阔的路面时不时有外地车停靠驻足,展示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充沛的活力与动能。
目前,雨山寺村水果种植基地占地约120余亩,有红冠桃、爱媛橙38号、阳光玫瑰葡萄、冬枣等特色农产品,一年四季果香四溢,处处透露着农人丰收的喜悦。
“现在村里产业壮大了,我平时农活不忙的情况下,就可以来果园帮忙,每年能增收一万余元。”六组村民柳荷枝说。
近年来,雨山寺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同时,发展家禽、鱼虾等养殖产业,建立洗砂厂、铁砂提纯厂等企业,利用撂荒地发展光伏产业,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和“带富能力”,每年为周边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70余万元。
村两委通过注册由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为核心成员的专业合作社,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同时,采取“保底+分红”模式,鼓励农户“以财入股、以劳入股、以智入股”,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村干部王泉表示,2022年,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05万元,比其他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0%。仅村部水果产业基地,为13户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为他们每户增收2万余元。
在村集体经济壮大同时,村两委更注重让群众得到实惠。在2022年,投入30余万元打通村六组至城东路600米的路基建设,便捷农产品“走出去”和村民出行。在村民缴纳医保、抽水用电、患大病家庭等方面,村两委都会利用村集体收入进行补贴,不断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