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我的电动车也能及时充电了,再也不用发愁下雨天充电不安全问题,我的心情舒畅多啦。”8月3日,看着新安装的充电棚,赤壁街道东门社区电信小区居民周爹爹竖起大拇指。他的赞誉代表了众多居民的心声。
今年以来,东门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形成“自治+共治”的治理模式,把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给了居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初,东门社区通过小区、片区讨论会进行共同缔造项目征集。会上共征集到5个“微改造”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已改造完成。
下水管道“微改造” 疏通居民淤堵心
新世界小区左出口处下水道严重堵塞,遇雨天排水不畅,路面积水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出行,小区居民要求解决下水管道堵塞及道路积水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居民反应下水道污水排放难题,东门社区坚持决策共谋,按照“建什么、怎么建,群众说了算;管什么、怎么管,群众说了算”的原则,社区“两委”班子分头入户走访,听取小区群众建议和诉求,并多次召开小区议事会共谋管网改造事宜,征集下水管网建设的意见建议,讨论建设方案,发动居民自筹资金7340余元,聘请专业人员对下水管道进行了开挖清淤疏通。新世界小区下水道堵塞满溢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居民生活方便了,也改善了小区环境。
充电棚“微更新” 提升居民满意度
电信小区由于建成较早,无配套车棚,无法满足居民停车需求,不少住户只能把车随意停放在楼下,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而且还存在飞线充电问题。
经过改造,小区的电动车有序停放在停车棚,新建停车棚为居民提供停车的便利,还方便电瓶车充电,消除小区的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对小区的满意度。
筹备期间,社区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在开展安全巡查同时,积极搜集居民意见,并经过多轮协商议事和实地察看,最终选定在小区进门一侧公共区域设置非机动车充电车棚。社区链接第三方充电企业通力合作,免费进行安装建棚。充电桩采取扫码付款方式,成本低廉且安全环保,极大便利了居民日常生活出行,实现了智能化防控安全风险,有效杜绝了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停车难“微治理” 增强居民幸福感
在胜利新街小区进出口,随着停车道闸的挡车杆正式放杆,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胜利新街小区系开放式还建小区,是原胜利南村居民回迁地,房屋一、二层为商业区,三楼起为居民楼栋。居民区共有9栋39个单元,居民户396户,随着主街面停车“严控”,越来越多的外来车辆“钻”到了小区内,给居民停车带来困扰。
“居民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3月15日,社区党委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及居民代表在小区内召开“共同缔造圆桌会议”,针对是否安装道闸和安装后对道闸如何管理等内容征求居民意见,并成立小区共同缔造理事会。得到居民理解和支持后,大家一起行动,积极链接资源,为胜利新街小区进出口安装了5G数智车辆识别系统,配备了高清摄像头,能够360°无死角监控人员和车辆通行情况,智能识别车辆,控制车辆进出,车辆经摄像头识别后才能通行,其他外来车辆识别进入,将开放式小区变成半封闭式小区进行管理。同时,社区党委还引导小区居民积极开展小区自治管理模式,制定“胜利新街小区文明停车公约”,达到人人自治、人人共享,彻底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
知民情、解民忧,东门社区在小区“微更新”“微改造”“微治理”的过程中,善用“绣花功夫”把项目做扎实、做到位,推进小区的精细化管理,“微改造”让居民群众的生活装满“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