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方桌,一把剪刀,一摞红纸。“咔嚓咔嚓”,剪刀在红纸上翩飞,纸张的每一次翻折,剪刀的每一瞬蜿蜒,一张普通的红纸蜕变成了“廉”、福”“党徽”“莲花”等字样或图案。这一组组创意剪纸作品,出自于赤壁街道体育路社区“祥盛布艺纸艺坊”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宋武之手。
勤奋钻研 把技艺种子撒四方
剪刀虽小却能剪出祖国的大好河山,纸张虽薄却承载着一人的梦想和初心,宋武用一张薄薄的红纸,表达对党和美好生活的感恩和热爱。
宋武自幼酷爱绘画和剪纸,十三开始跟随祖母、伯母学剪窗花纸艺,后又拜中国剪纸大师胡平、周爱军先生学习剪纸技艺。那时候的他每天练习剪纸不少于6个小时,逐渐学会掏剪、折叠剪、破剪、打毛、游剪和切刀、钻孔、划刀、针刺法、破刀等基本功。
剪纸易学难精。仅一个掏剪手法,就是用剪刀尖刺穿纸张,然后从内向外挖剪,他就练习了一个多月。在练习“打毛”手法——剪制纤细、匀称的锯齿纹来表现动物的毛发时,他摔过剪刀、想过放弃。但是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路走来,即使工作后,宋武仍然坚持不断学习创新剪纸。同时,他虚心向老一辈剪纸艺术家学习,多方拜师学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逐渐掌握剪纸构图造型。
从事剪纸三十年的他,剪纸作品清新秀丽、时而粗狂、时而细腻、时而质朴;结合“祥盛布艺纸艺坊”和“黄州东坡剪纸”民俗民风的特点,经溶合消化,逐步创造了自己简练、纯朴、华美的独特风格。同期他还以古城黄州、东坡文化等元素为设计灵感,将服装设计理念融入到剪纸创意中,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服饰的融合之美,深受大众喜爱。
与时偕行 用作品传承非遗文化
为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剪纸技艺,宋武依托“宋武(剪纸)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各项活动,让广大群众体验传统工艺魅力和弘扬非遗根脉。2019年-2023年宋武积极开展送非遗文化进社区下基层、军营、学校150场。2021年至今,他广泛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任黄冈市明珠学校专业剪纸老师;参与体育路社区等社区“关爱未成年暑期班”教学;参与黄冈市区宣传部、党史办“扫黄打非”进入黄冈市思源学校活动;依托“黄冈东坡剪纸宋武工作室”“ 宋武(剪纸)工匠创新工作室”每周三、六开展传授剪纸技艺公益活动,并通过网络课堂讲授剪纸历史的发展,剪纸分类、用途及工具材料,创作过程、经验分享。
宋武曾多次受邀到党政机关、军营、学校、社区参加公益活动,传授剪纸艺术。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国际大奖,多次被央视、人民网、荆楚网、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2016年应“三秦杯”全国剪纸展邀请,剪纸作品《喜上眉梢》获银奖;2019年参加中泰国际剪纸大赛荣获“银”奖,其作品《盛世华诞》被泰国皇宫博物馆收藏;同年《幸福满满》《天下第一福》两副入选黄冈市美术展荣获一等奖,《实干兴邦》入选湖北十三届美术展;2020年《疫情防控从我做起》《守护者刊登人民网、荆楚网;2021年7月庆建党百年创作编排《微山湖》剪纸服饰情景剧被中央广播电视台四套国际新闻节目报道,同年荣获黄冈市首届“大别山工匠”称号。《江山如画》荣获建党百年黄冈市美术展优秀奖刊登黄冈日报。同年12月参加湖北卫视春晚录制和外国留学生学剪纸在中国过春节节目录制,由中央广播电视台、湖北卫视、浙江卫视、浙江商报刊登报道。同年注册“黄州东坡剪纸”商标。2023年荣获黄冈市“黄州最美自愿者”称号等。
2020年,在黄冈市博物馆“黄州首届剪纸展”中,宋武剪纸作品吸引了黄冈各大院校师生、黄冈县市和鄂州武汉等地剪纸爱好者5000多人参观交流。通过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和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将宋武剪纸技艺绽放出了夺人的艺术光辉和全新的时代风采,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群众的喜爱。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他能给人视觉上以镂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可呈现风情各异的美丽画面,也可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它是智慧与技巧的结晶,又蕴含着生活的美。剪纸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识、接触、喜爱上这门古老技艺。”宋武说。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助力强国。宋武剪纸依托剪纸为媒,传播时代新风,用剪纸推进文化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坚守初心使命,以剪纸助力文化强国,以剪纸作为主旋律推动正能量传播,带动更多的人将剪纸这门艺术持续传承下去,缔造美好生活场景。
责编:廖芊 复审:蔡美琳 终审: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