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政务面对面

由黄州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阳光政务面对面》在线访谈节目于5月30日正式上线。节目将邀请区交通局、人社局、医保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18个区直政务服务部门参与,向大家讲解相关政策、业务操作流程,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疑难问题。
如果您有疑问、有建议、有诉求、有难事,留言参与互动,我们会将问题及时整理汇总,联系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并在第一时间为您回复。您可以关注“今点黄州”微信公众号后台评论留言,或者您也可以通过黄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互动交流进行留言。
在每一次的医保政策制定到落实的过程中都有一句老话,叫做 “三分政策、七分经办”。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起到的桥梁和窗口作用,与每一位参保群众都密切相关。那么近年来, 我区医疗保障部门出台了哪些经办服务的惠民措施?这些措施是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便利的呢?
本期节目请到了区医保局医保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邱山为大家解读关于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
统一了全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事项之后,在事项名称方面具体有哪些统一?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统一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
“六个统一”步骤实施以后,参保群众享受到了哪些具体的实惠?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统一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各地医疗保障部门在办理同一项医保业务时,都是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办结时间、同样的证明材料,让参保人享受到均等化、无差别的医保服务,提升了医保服务公平性。
统一了的服务事项以后,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办理上,相较以往做出了哪些调整呢?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主要是按照“四个最”(服务效率最高、所需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的原则,在“减”字上下功夫:一是精简证明材料。二是减少办理时限;三是减少办事环节,从整体上进行优化。
如果参保群众在经办过程中忘记了某项材料,这样还能否顺利完成办理呢?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可以。对办事主要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但次要材料欠缺的,窗口工作人员可先行受理和办理,一次性告知容缺的资料清单,申请人签订《容缺受理承诺书》,并在规定时限内补齐材料后,即完成整个办理流程。
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优化过程中,定点医疗机构是怎样精简办事环节的呢?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医疗费用结算报销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不用再拿发票到医疗保障部门报销。
医保经办的惠民措施在全面铺开,为广大参保患者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一是提供的材料更少了、二是办事时间更短了、三是跑路更少了、四是办事成本更低了。
2021年以来,我区按省医疗保障局部署,全面推行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从维护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 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突出抓好公共服务的规范化建设,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有力推进了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落实落细,让办事群众感到了舒心、暖心。
近年来,医保系统在打造10分钟医保“服务圈”方面有哪些探索和成效。
答
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首席代表 邱山
2021年以来,我区医保经办服务实体大厅功能转入镇(街道)、村(社区)实施,全面做实医保服务下沉,镇(街道)和村(社区)网点医保办件量不断上升。今年,我局加快完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升级打造“10分钟医保服务圈”, 做实医保服务下沉工作,努力构建统一、规范、便捷、智慧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保办事的可及性,形成以区级平台为中心,各镇(街道)10个基层医保便民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社区)、医院、银行等多个渠道服务点为延伸的服务体系,实现100%医保民生事项在镇(街道)可办,8个高频事项在村(社区)可办,转外就医备案等前移至医院、社区可以办理。助推全区医疗保障系统“黄州医保”服务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