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黄州区这项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5月1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2022年度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结果的通报》文件,黄州区2022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表现优秀”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近年来,黄州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推进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若干措施》《黄冈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科技创新文件要求,依托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实施人才强区为抓手、以科技创新政策为支撑,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

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37家,高新技术企业共124家,高企总数、增速及占比均居全市前列。完成高新产业增加值65亿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4家,全市排名第一。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培育总数在黄冈各县(市、区)领跑。黄冈美丰、湖北微控等6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名单。

科技成果转化达到新水平

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年引进科技副总16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2项,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37项,申请国家专利230项,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1项,2项科技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实施省、市科技创新计划47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0.5亿元。大力拓展科技创新平台。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完成研发投入填报数为11.5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82%,比全省平均投入强度2.3%高0.5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投入强度2.4%高0.4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榜首。7家企业对接入驻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市中医院建设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湖北科兴公司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博士工作站3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嘉裕葡萄、春阳蔬菜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嘉裕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获批省级星创天地;黄州区苗木花卉产业园顺利通过湖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验收。选派省、市、区三级“科技特派员”41名,转化科技成果3项,农业新品种2个,农业新模式1个,引进推广新技术6项。

科技人才创新得到新激发

积极开展校企业对接,邀请7所高校科院所60名专家教授到21家企业进行对接活动,解决技术难题17项,湖北楚维、武汉青江申报湖北省科技进步奖;3家企业申报黄冈市优秀人才创新平台。湖北中科智能申报湖北省“揭榜制”项目,8家企业申报黄冈市“揭榜制”项目,5家企业申报湖北省“纾困解难”专项,实施省、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43项,组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8项。

下步举措

大力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倍增行动计划。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鼓励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全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机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建立培育企业库,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路线图,入库培育企业70家以上。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企业专利申请的协调、指导、督促,力争全区专利申请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会同区税务局指导企业完成研发项目申报认定,每年5月份税费清缴期间督导企业进行研发费用上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宣传培训和申报认定的组织工作,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增量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形成2-3条产值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领域的5G应用,持续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施区校合作3.0版,做实“千企联百校”工作,推进企校双向互动、精准对接,扩大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持续深入实施“科技副总”计划,力争全年直接或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副总(创新团队)15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