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黄州2022 | 叶路洲上建起蔬菜新高地

编者按:黄州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规范总结推广“黄州好邻居”工作法、创建陈潭秋故居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城东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水美乡村、建成四所义务教育学校等7件实事。一年来,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各项民生实事,纷纷落地,成效显著。为展示成绩,总结经验,今日起,区融媒体中心特推出系列报道《回眸黄州2022》,为建设科技新城、商贸强城、文旅名城,开创黄州主城崛起新局面凝聚奋进力量。

叶路洲上建起蔬菜新高地

绿油油、红彤彤、黄澄澄……寒风凛冽的冬季,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却生机勃勃,大棚里,辣椒葱蒜黄瓜翠,萝卜番茄芹韭鲜。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不顾四季时令的限制,或拔节生长、或硕果满枝,在长江中游的江心洲上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放眼望去,满目翠绿,升腾起绿色希望。这是黄州区发展蔬菜产业、做强“菜经济”的新图景。

近年来,黄州区立足区位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引进市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的“菜篮子”,全力建设 “三产融合”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园,构筑起蔬菜产业新高地。

夯实产业发展底盘——投入2亿元,升级 “菜园子”

发展蔬菜产业,叶路洲有着良好的优势和基础。

叶路洲,是由长江水流形成的冲击洲,地形平整,土壤肥沃,紧临黄州城区,比邻鄂州、武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蔬菜种植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早在2014年,湖北地之蓝公司相中这块宝地,流转近2千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随后,先后有10多家农业公司前来,在此建立种植基地,为蔬菜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抢抓政策机遇,黄州区主动作为,决定发挥叶路洲蔬菜产业的现有优势,建设黄州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于 2019年底,入选全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自此,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黄州区先后出台了《黄州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黄州区叶路洲蔬菜产业园总体规划》,并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争取到1亿元的专项债券项目,相继启动和实施了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大棚建设等三大工程项目。

项目资金的相继投入,升级了“菜园子”。区委、区政府将叶路洲蔬菜产业园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打造,先后安排各类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畅通水系“大动脉”文昌河,完成河床、护坡、支水系治理,联片流转土地5000余亩,建设了300亩现代农业示范大棚,叶路洲水系、道路、设施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如今,叶路洲蔬菜产业园形成了“一环三横五纵”交通网和主—支畅通的水系脉络,建起了不受季节影响的恒温大棚,可实现15分钟上高速、旱之年无大灾,夯实了蔬菜产业发展底盘。

引入“寿光模式”——“智慧”种菜,拎稳 “菜篮子”

蔬菜种植,虽是叶路洲的主导产业,但想做大做强,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黄州区堵城镇副镇长张严介绍,之前,叶路洲的农户一直以露天蔬菜为主,收益较低。虽后续也发展了一部分大棚蔬菜,但种植方法传统,标准化程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

为破解这些难题,2021年引入“寿光模式”,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投资6亿元发展设施农业,推行蔬菜种植“五统一”管理标准,即统一建设(大棚)、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聘请寿光技术人员常驻洲上指导。

在区农业局的支持下,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开展专业培训,传授高科技设施农业技术,200余名本地农户成为现代设施农业中的职业农民。

齐农生态农业公司A8号草莓大棚,棚长200多米,高6米。外岭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文杰介绍说,这种江南冬暖大棚,与传统蔬菜大棚相比,空间更大,全部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外加防雨保温材料,抗风、抗雨又抗雪灾。

大棚内,一个个草莓品相出众,入口甘甜多汁。大棚中的环境采集系统显示屏上,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原来,每个棚内装有多个传感器,配套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等数字智能装备。

“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光照、温度、湿度等信息,进行精准的作物管护。比如,水肥控制系统,根据参数,可以精准施肥,做到作物‘缺什么补什么’,让草莓的品质更胜一筹。”来自寿光的技术指导张维国说。

数字化系统能根据所种蔬菜的特性,对所需光照、温度、水肥等进行自动调节,这样不仅可种植反季节蔬菜,卖个好价钱,还能将农业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四季平稳,让“菜篮子”越拎越稳。

在智慧种菜模式下,2022年,仅齐农生态公司就有400万斤蔬菜上市,供应黄州市场及武汉市场。

建优产业链——以“一筐菜 ”,“链”起一个产业

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育苗基地、保鲜仓库、示范玻璃大棚……1月9日,湖北禾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销一体化”项目正稳步推进。

该公司是今年新落户黄州区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又一家从事农业种植、农产品粗加工的企业。公司负责人杨记介绍,公司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育苗技术,一直苦于没有育苗基地。叶路洲的“产销一体化”项目启动后,计划三年内实现“种一养一加”一体化,延长产业链,力争年销售额超1.5亿元。

不只是该公司,加强延链补链,也是叶路洲蔬菜产业园的发力方向。黄州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余永志介绍,根据《黄州区叶路洲蔬菜产业园总体规划》,按照“一心二轴四区”的空间格局,园区正全力建设地标蔬菜产品保护区、特色蔬菜规模化种植区、设施蔬菜发展聚焦区和加工物流区4大区,建优蔬菜产业链。

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体。为此,黄州区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仅2022年就有禾熙、伍康、新禾等四家大型农业企业落户叶路洲。目前,洲上大大小小的农业市场主体超过20家。

2022年,全洲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蔬菜交易量3万多吨,优质蔬菜产品俏销黄州、武汉、鄂州、黄石等地,与武汉都市圈的“菜篮子”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不仅丰富群众“菜篮子”,鼓起农民“钱袋子”,同时还带动了农旅融合发展。洲上建起了50亩的科普展示基地、果蔬采摘项目,每逢节假日,前来采摘、游览、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

“一筐菜”,“链”起一个产业。放眼叶路洲,集基地种植、集约育苗、贮藏保鲜、加工打包、科普示范、休闲观光等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2022年,叶路洲蔬菜产业产值达2.8亿元,成为推动黄州主城崛起新的增长极和鄂东省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

(作者:李维 李晓 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