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谈“第一资源” | 陈策楼镇:以新理念指导和激励人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今点黄州”微信公众号开办《“一把手”谈“第一资源”》专栏,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在全区广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今日推出第十三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策楼镇党委书记杨平安专题文章《陈策楼镇:以新理念指导和激励人才》,供大家学习借鉴。

博求人才,广育士类。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与人才指导和任用紧密相连,相互共进。

一 、以新理念指导人才发展新格局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时代变化日新月异。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睿智的眼光,广阔的胸怀,发现和任用人才,尤其是在选人用人上要以新理念为指引,不拘一格,构建出人才发展新格局。

一要牢固树立党管人才工作理念。人才是强国之根基,兴国之本。因此,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只要真是品学兼优的人才,都可不拘一格,大胆提拔重用,才适其位,能适其所,都可以聚集在党的领导之下发挥其才能,特别是要切实将人才的育、管、用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让其自觉投身到为民服务中。

二要牢固树立为人才发展打造平台理念。坚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议精神为主题,为人才发展夯实基础。我镇以聚星讲堂、户外党校、党员政治生活馆等红色教育阵地为平台,开展20余次宣讲教育活动,加强对机关干部年轻干部和各村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同时,以陈潭秋故居创建4A级景区为契机,以打造镇红色产业联盟为目标,整合镇区周边7个村农文旅资源,开设种养殖技术、数字经济、商贸物流等精品课程10余种,为全镇青年创业人才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三要牢固树立人才育引相结合理念。以优惠政策、优惠待遇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为本地人才创造条件“养鱼成龙”,以点带面,向四周辐射,放大效应,更要将人才的“龙凤”资源整合,将引来专家与本地“土专家”互为融合,打造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相互融合发展的“龙凤呈祥”局面,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快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而稳健地发展。

二、以新理念激励人才展现新作为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因此,对人才要进行理想信念的“雕琢”,开拓其眼界,广阔其胸怀,尽展其才华,尽力其作为。

一是学习教育,加强引领。帮助人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镇先后3次组织召开镇党委会、2次人才项目落户会,分两批组织全镇机关干部、26个村党支部书记到周边6个县(市)学习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等好经验,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推动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是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引、育人才要建有制度,才能有章可循,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此,我镇调整完善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党委联谊交友工作机制,积极加强与在外高素质人才的联系对接,全镇在外68位专家教授均愿将各自资源向家乡倾斜,已有意愿回乡创业9人,已签约“教授回乡”项目3个,建立78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人才工作信息化进程。

三、重点推进,优质服务

人才引进,优质服务跟进,重点推进,示范引领促进。以区、镇两级党委书记领办人才项目工作为抓手,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聘请陈相柏专家团队,建成禾木欣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新建5亩高标准农业新产品展示园、40亩爱媛38号橙育苗和30亩水果玉米种植基地,每年可培育橙树苗30万棵,年产值400余万元;建成500平方米陈策楼镇地标优品展馆和助农直播基地,为电商人才培育、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发展线上经济发展探索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