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当黄州区抗旱减灾的预警一拉响,黄州区河道堤防管理局连夜组成一支抗旱技术指导突击队,制定抗旱工作计划,赶赴各乡镇泵站、闸所,指导支援乡村抗旱。这支临时组建抗旱突击队,汇集了区堤防局在工程管理、防汛抗旱、熟悉泵站闸运行等业务的的技术骨干。
这支临时组建抗旱突击队,有今年二月份刚上任的区堤防局局长漆水生,他曾在堵城镇水利站任站长十多年,虽是堤防“新兵”,却有着丰富的防汛抗旱工作经验;有年近六十的龙元清副局长,一直在堤防一线工作,对泵站、闸所的运行了如指掌;有熟谙堤防管理的余建勇副局长,现场协调组织能力超强;有李正佳副局长,做事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还有局属六个堤防管理段的段长们,都是操作机械,改装机组的好手。
8月15日,根据区水利和湖泊局的抗旱安排,漆水生一大清早就带领堤防局抗旱突击队员赶到叶路洲军岭泵站,军岭泵站今天准备开机提水,却发现主机运行困难,无法从江中取水,干涸的田地只能望机兴叹。
烈日炎炎下,滚烫的电动机,不小心碰上去,硬生生的可以把手烫上一个水泡。队员们顶着近40度高温的炙烤,检查泵站的运行设备,排查故障。启动1号机组,发现电流很大,无法取水,初步判断取水管或管路处发生堵塞,闸阀、拍门、水泵......,顺藤摸瓜,一个个查找淤堵点在那个环节。大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排查,最终发现闸阀螺杆弯曲。汗水混着油污在队员们脸上流淌,但没有人注意到,更没有人去清理,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天解决灌溉供水问题,旱地里就会多了一份收成,老百姓兜里就多了一份收入。”
队员拆开阀门的盖子,取出弯曲的螺杆,放置新螺杆,随后调试设备,故障迎刃而解。
时近中午,主机终于正常启动了,江水欢快地流向旱地。初战告捷!
8月 20日,漆水生、龙元清正在堤防肩线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接到了路口镇杨凌港泵站不能提水的通知,他们放下手中的图纸,来不及脱下安全帽,立刻召集了几名抗旱队员后,赶到杨凌港泵站。队员们正在对两林进行湿水保绿,接到任务,他们安排好手上的工作,也迅速赶到杨凌港泵站。
检查了抽水设备,发现水泵抽真空困难,进水管不能取水。漆水生根据经验马上拿出了维修方案:一是管道必须加强密封处理,填料必须密实,管道联接处的螺丝拧紧,并加大真空泵,解决水泵抽真空困难的问题;二是同时将进水管加长6米,解决进水管无法取水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队员们立马行动了起来。白花花的烈日下,空气都是滚烫的,可大家手上的活却一点没有松劲。下午两点,管道密封处理完毕,取水管管口延伸至江水中,看着江水哗哗地涌向取水管。队员脸上的汗,来不及歇口气,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在红旗坝泵站,抗旱突击队们指导安装、调拭2台3.7千瓦深井潜水泵,解决了路口和陶店的农田灌溉问题。
......
就这样,在这个干旱高温的夏日,漆水生和他他带领的抗旱突击队马不停蹄奔走在各个泵站涵闸间,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让水源流向田间地头,同时还要保证堤防日常工作的运转。防汛备料库正在紧张施工中,因干旱停止施工的文昌河项目在十月中旬必须恢复施工、肩线工程验收要确保不能延期;在建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样样不能放松;堤防两林的抗旱保绿、下沉社区参加防疫、清河和抗旱各项工作一样也不能懈怠。
这一个多月,漆水生和队员们都是连轴转,早出晚归,有时和家人连照个面的时间也没有,经受住炙热的“烤”验,把抗旱工作和堤防工作都安排的妥妥贴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抓实干,这就堤防人的抗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