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群众有需要,我随叫随到,因为我是一名志愿者。”11月23日上午,青砖湖党员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丁军冒雨在片区清理边沟、清除泥土、清扫道路、清理垃圾堆时说。
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他们在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在路边清理城市“牛皮癣”、入户宣传文明知识……他们可能是热心市民、社区工作者,也可能是机关党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黄州区引导6.3万名志愿者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队伍覆盖全区 主题统筹规划
志愿服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志愿服务有助于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11月21日,赤壁街道三清国际华城西区物业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小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正在这里开展“好邻居工作法”宣讲活动。志愿服务队队长提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上申请活动,同时在党员交流群里发布活动通知,队员们踊跃报名,不到一天时间30个志愿名额就全部满员。活动当天,除线上报名成功的志愿者,10余名未报上名的志愿者也前来参加了活动。三清社区副书记周秋平带领全体队员一起学习了黄州区“好邻居工作法”,工作法旨在弘扬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精神,致力于合理高效的提升小区综合治理水平。
黄州区按照“1+10+143”的全覆盖组织网络,成立了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0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3个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若干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近1万名市区下沉党员干部为主力的894个小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147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公益组织和在社区备案的群众性志愿服务队伍;黄冈师范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黄冈中等职业技术学院4万余名团员青年志愿服务队;49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市区餐饮酒店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游泳协会、女企业家协会等行业协会志愿服务队。截止目前,市区共注册志愿者72084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2085支。
群众“点单” 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
今年6月,黄州区建成湖北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平台,构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线上线下收集群众需求,按照分层分类分众的标准,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精准。
11月20日,八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九九艳阳爱心帮扶团队、机动精英巡逻队、扶渔志愿队社会组织开展了“我们是一家人——DIY饼干制作”志愿服务团建活动。活动现场,扶渔志愿队负责人熊凌一边讲解制作饼干的方法一边示范,不一会,香气宜人、形状各异的饼干就做好了,大家一边品尝着自己手工制作的饼干一边畅所欲言,“在我做志愿服务中,我个人觉得自己尽能力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同时也提升自己。”志愿者熊凌说道。“自从我成为志愿者的一员,我跟孩子的关系也融洽了,不再是业余时间玩手机,而是一起做公益,家庭的氛围也越来越好”志愿者杜俊说道。
对接群众需求,志愿服务品牌化
8月2日,黄州区启动了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大赛,经过项目征集、项目初审的层层选拔,以及省市专家的实地考核和路演展评,来自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八心”志愿服务相关单位、社会组织的48个志愿服务项目进入初赛,20个项目进入决赛。
西湖街道西湖社区围绕遗爱湖公园建设和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志愿者服务,改编重组了遗爱湖综合便民服务、遗爱湖安全巡逻、遗爱湖导游讲解、遗爱湖环境保护、遗爱湖文明劝导5支志愿服务队伍。社团领袖又先后成立了澜山水岸、金域蓝湾、心心绽放、红星等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围绕“四单”服务流程,在辖区内积极链接社会服务资源,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文体艺术、爱民惠民、卫生健康、平安法治、教育科技、文明倡导、环保生态等“八心”服务活动。现拥有注册志愿者566名,通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走下楼,使居民群众在活动中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同时传递满满正能量。
“活动全部由小区人自己策划、组织,党员沉得下,有事做,做得实,居民学有榜样、学有目标,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风尚。”11月8日,黄州区西湖街道金域蓝湾小区组织了一场“不忘初心,与爱同行”文艺汇演,该活动的工作人员洪阳说。
小区综合党支部书记余丽红人称“余婶”,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和现场总指挥。得知小区要开展文艺演出,小区综合党支部下沉党员有的负责出谋划策,有的向外链接资源,有的组织编排节目,不到一个星期就把活动筹备得井井有条。“这几天邻居们劲朝一处使,就是想把活动办好。许多党员和居民在现场主动扫码加入了小区志愿服务组织,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志愿者祁勇跃说道。
发挥典型意义 突出磁场效应
黄州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契合群众信息获取习惯,推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齐抓共管,构建“群众点单有效、中心派单高效、志愿者接单奏效、群众评单见效”的工作闭环,实现志愿服务高效紧凑精准。建立志愿服务网络调度系统,实时掌握各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活动质效,为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提供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市区近900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和1万余名群众志愿者在48个社区、1045个小区(小片)和95个村报到认领志愿服务,开展值守、排查、代购、代办等志愿服务,成为特殊时期市区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安排落实落地的宣传员、执行员和群众的服务员、看护员。防汛期间,全区参与防汛的志愿者人数达8820人,累计5658名志愿者参与长江干堤巡堤查险,累计4687名志愿者参与抢险救灾,组织2170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查险、排涝、清障、转移、安置、值守等工作。
广大志愿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送清凉、送健康、送关爱”、创文创卫、复工复学、乡村振兴、农业灾后生产、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巡诊送药、技能培训、“八一志愿服务进军营”、厉行节约文明餐饮、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项目活动。深入开展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最美志愿服务团队、最美志愿服务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及“100个志愿服务小故事”征集活动,不断增强志愿者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价值认同感,积极引导群众从受益者转变为践行者。
一系列以提高市民素质、提升文明指数为主旨的志愿活动,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黄州每一个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家庭,将文明的要素遍洒城市的每个角落,点燃城市文明之火。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