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记宇济一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代表们竖起右手大拇指,放在胸前,坚毅的目光直视前方,洪亮的声音在小区回响,这是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正在进行宣誓。3月10 日,在毛纺社区、宇济一号临时党支部的牵头下,驻毛纺社区第一书记、宇济一号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罗轶主持成立仪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旺琼,市志愿者协会理事、市公安局党办主任、小区临时党支部委员孙建群为志愿服务队代表分别授牌、授衣。至此,“新时代文明实践”宇济一号小区志愿服务队正式宣告成立。

说起这支队伍,建设时间远比成立时间早一个多月。2月5日,黄冈的疫情日益严峻,面对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黄州城里早已没有了春节的氛围,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害怕、不安与恐慌,面对这种状况,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发起人方元、谢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将面对疫情千头万绪的社区领导和遇事无奈的物业负责人拉进自己组建的宇济一号社区公益志愿服务的微信群里,探讨解决办法,形成综合党支部、社区、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队伍。这便是宇济一号志愿服务总队的雏形。2月7日,《“众志成城,齐心战役”志愿者召集令》横空出世,这份召集令就在宇济一号小区的大小群里流传开来,17栋王飞入群、8栋刘觉明入群、21栋周纯、杜伟入群……这些志愿者就像一粒粒火种,在各楼栋迅速“燃烧”起来。到今天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总群共有31人,各楼栋志愿服务小组人数逾80人。这些志愿者们都怀揣着一颗“红心”,在党旗的指引下,奋战在宇济一号抗疫的日日夜夜、角角落落,只为一个共同目标:抗疫必胜!

“领队显担当”——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队长方元


方元,党员。黄州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股负责人。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队长、宇济一号综合党支部委员,临时党支部第五小组组长。2月5日,在社区的同意下,他组建了宇济一号志愿者服务总队,服务队从开始组建的4人发展到30多人,形成了有岗位发布、有宣传指导、有组织落实的一个内生的组织。特别是培训了党员志愿者王飞、刘觉明和志愿者谢琼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带头人,带动大家主动、自愿从事志愿服务。为确保志愿伙伴在服务中的防疫安全问题,方元队长还发动党小组成员,主动联系各方资源向毛纺社区捐赠防疫物资防护服20套、护目镜10个、口罩500只、手套1000只、测温枪一支。在得知区民政局精准扶贫对象——陶店袁家铺因为疫情原因有大量滞销鸡蛋,于是发动志愿服务队的伙伴们,结合宇济一号居民的生活需要,采取需求对接的方式,边做公益边扶贫帮困,仅仅一天时间,共计销售鸡蛋9000余枚,为贫困户解决了实际困难!

“敢为天下先”——志愿者谢琼、兰文军


谢琼,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第一批志愿者,也是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之一。2月6日,谢琼同志主动申请,在社区同意下协助队长方元组建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配合完成了小区志愿者服务内容拟定、志愿者招募海报拟定等志愿者团队创建工作。她热心快肠,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组队摸索出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后进群的志愿者们,帮助志愿者们快速在各楼栋建立起志愿服务小分队。她还率先编发志愿者播报,大大激发了其他志愿者工作热情。

兰文军,他是黄冈女婿,过年回宇济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滞留”下来。不能返程,他向社区主动“请战”,争当志愿者。积极服从组织分配,不仅负责八栋值守,又负责十五栋住户采购、搬运物资,还负责其它楼栋外出买特殊药和天然气缴费工作,小区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真是我们黄冈的好女婿啊!”社区干部、居民们纷纷夸赞。他却不好意思的笑了:“我身强力壮的,做点小事而已。”

“学习雷锋好榜样”——党员志愿者王飞、洪家义、刘觉明


王飞是第二批加入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她按照小组分工严格监督小区物业对楼道电梯、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使小区居民公共区域安全得到了保障。2月10日,王飞同志所居住的单元楼封闭后,她坚决克服子女年幼无人照顾等家庭困难,主动担负起单元楼包保和物资代购的责任,并建立包保楼栋居民微信群,将76户264名住户纳入管理;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做好封控期间安抚工作;关心独居老人,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去粮油和新鲜蔬菜;疫情期间往返于药店、商超解决居民燃眉之急;组织志愿者们上门进行健康排查,消杀公共区域,做好垃圾清运工作。因疫情期间表现突出,3月5日,被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报表扬,被黄州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授予“学习雷锋好榜样”。3月11日,17栋2单元1704房的一位90岁老人,因为摔伤在家卧床不起,特别想吃一口柿饼,他的家人找到了王飞,希望王飞能帮忙买一份柿饼,因为不是应季食品,王飞跑遍了所有开门的超市,都没有买到,于是她灵机一动在宇济一号的业主群里发起了求助,功夫不负有心人!5栋的娇姐将自家留存的柿饼送给王飞,王飞第一时间将爱心柿饼送到了老人手上,老人感激地对她赞不绝口。

洪家义,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洪师傅”,洪师傅在看到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得知小区要采取封闭管理的第一时间,他不顾自身高龄,毅然承担起8栋物资采买工作,只身穿梭于各大商场药店,尽全力采买邻里所需,同时自掏腰包在楼栋口备好手套、消毒水等物资。无怨无悔地行进在服务群众抗击疫情的道路上。

刘觉明,无论是在8栋业主还是志愿者心中,刘觉明同志都是公认的全能包保战士。业主们的购物、消毒、搬运需求,他义不容辞;志愿服务中清理卫生,换班值守,他当仁不让;独居老人困难帮扶,菜品运送,他勇挑重担;摸排工作协调统筹,人员调配,他任劳任怨;业主咨询解答,疫情信息传递,他尽心尽责。不得不说,刘觉明同志在这个关键时期,真正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和情怀。

“形影不离夫妻档”——志愿者杜伟、党员志愿者周纯


“走,先从30楼往下清,把消毒液带着!”“你把电梯按着,别让门关了,我一个人来收!”看着爱人杜伟不惧脏不怕累地把各家门前大包小包的垃圾往电梯里拎,周纯眼眶都湿润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2月14日,这是他俩第一次为21栋居民服务,他俩配合着清理21栋二单元120户居民的生活垃圾,足足用了三趟电梯才运完。

杜伟、周纯是第三批加入宇济一号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他们一个是电力职工,一个是人民教师。他俩在抗疫初期还一起参与了“黄冈小汤山”建设。2月10日,他们所住的21栋实施了封闭管理,240户居民被“禁足”,面对居民们的各种困惑和生活不便,他们彻夜难眠,主动加入了宇济一号志愿者服务队寻求帮助,找到组织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娘家”,让周纯激动不已,于是在队长方元和志愿者谢琼的指导下,他们始终坚持从自己做起,用行动感召他人,终于,21栋志愿者小分队成立了。并慢慢地从最初的4个人变成了20人的队伍。这只小分队分工明确,物资采购、垃圾清理、药品配送等工作虽然繁杂,但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在他们夫妻俩带动下的21栋志愿者服务队深受业主们的信任与好评。 除了做志愿者,他俩还是“代购员”,负责16栋、21栋200户的采购任务,周纯每天还要为76个孩子上网课,还是包保41户居民的包保党员,经常要上门排查。两人家里还有70多岁的父母,6岁的孩子需要照顾。杜伟常笑着说:做志愿者真比上班忙多了!而周纯总会回一句:比起那些冲锋在前的一线抗疫人员,我们这都不算啥。

“事小却不简单”——党员志愿者郝帅、王喜平


“还有五分钟到楼下,大家准备下楼拿东西。”“新一期黄商采买出来了,大家可以在接龙小程序下单了!”“超市发现酵母,有要的吗?”

说这些话的是党员志愿者郝帅,他在疫情期间除了承担21栋的消杀任务,更重要的角色是“代购员”,他对购买的商品质量层层把关,总是在开动脑筋制作各种分类表格,只为大家采购最实用最理想的物资。他研究了群接龙小程序,为居民购物下单、付款提供了便捷。他组织了学习用品团购,为在家上网课的孩子们保驾护航!还会时不时给大家伙从超市带回点儿酵母、发糕粉、火腿肠等“稀缺”物资。他总能尽力为居民提供最贴心的花式菜单。刚开始他还只负责21栋100户居民的采买;到后来,他的购物小程序覆盖了第五党小组478户居民,单日最多派送物资达到了260余份。真真正正做到了不仅让大家伙“吃饱”,还让大家伙“吃好”!给居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王喜平,党员。3月10日加入宇济一号志愿者服务队。在此之前,他也一直活跃在志愿服务的前线。2月5日开始在宇济一号小区大门口值守,负责居民出行劝导。在社区最需要的时候,他主动申请担任采购员,负责23、26、27号楼栋共74户居民的生活物资采购,同时还加入了21栋志愿者服务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封闭楼栋的居民进行垃圾清运、充值天燃气、生活物资药品的采购、运送、分发等工作。他做志愿服务还很“贴心”,他得知包保的居民生日,立即在居民微信群里为其送上生日祝福,并承诺为其提供特殊采买福利,为特殊时期的居民送上党组织的人文关怀。得知居民群里反映因有人从楼上乱丢弃生活垃圾影响楼下居民引起公愤,情绪激动,第一时间在群内发言安抚并迅速将垃圾处理完毕,有效化解了居民矛盾。当看到小区居民的车辆因疫情停放时间较长,胎压异常、电瓶亏电导致车辆无法启动等问题,他利用自备的工具帮助居民进行检测和维护。

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在传承着“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者精神,他们真正做到了用真心服务每一位居民,用真情打动每一颗心。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小区里仍有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歼灭战的前沿。境外归国输入性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严峻;志愿服务队应协助社区做好这些人员的接送、隔离工作;协助返黄、离黄人员复工复产;小区内流动人员的管理和巡查劝阻;帮助小区周边商户复工复产并督促市场主体履责;帮助小区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参与物业对小区难点问题的治理。为小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控墙”,成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的一股生力军。

一名志愿者就是一点星火,一批志愿者便是燎原之势的抗疫力量。宇济一号志愿服务队,在这个漫长的“冬天”里合力唱响了宇济一号战“疫”一线的青春之歌。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舒娅彤

(作者:方元 周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